楊紹銀 李曉璇
專題調研,提升了監督的針對性;滿意度測評,提升了監督的剛性;跟蹤監督,提升了監督的實效性。
2022年以來,益陽市人大常委會聚焦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圍繞實現新時代山鄉巨變,聚力打造“三評”益陽人大特色監督品牌。作為“三評”監督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部門服務抽樣評每年隨機抽取5個左右政府工作部門,通過專題調研、評議審議、專題詢問和滿意度測評、書面通報、跟蹤監督,多管齊下,形成監督閉環。有力促推了被評議部門行政效能和服務質量的加快提升,使人大監督更有力度、更有效率、更有溫度。得到省人大常委會和市委的充分肯定,奏響了新時代人大監督工作強音。
2024年3月,市人大常委會2024年度“部門服務抽樣評”工作部署會召開
城市人居環境
在監督中持續向好
“這下好了,不必為回家停車難煩心了。增加了這么多停車位,車輛再也不會亂停亂放,道路環境變得更好了!”說起新增停車位,益陽高新區徐家路的居民贊不絕口。
徐家路道路環境的持續優化,不僅展現了城管部門的積極作為,也彰顯了人大持續監督的成果成效。
按照市人大常委會2023年部門服務抽樣評工作安排,2023年3月至7月,益陽市人大常委會第二監督評議組對市城管執法局依法履職部門服務情況開展了監督評議。通過專題調研、評議和滿意度測評,監督評議組對市城管執法局提出了4個方面的意見,涵蓋18個具體問題。今年3月至4月,監督評議組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對審議意見指出的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逐一跟蹤督促,寓支持于監督之中,鞏固和拓展監督評議整改成效。
“切實抓好問題整改,從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進一步改進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市城管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黃建華表示。
在人大跟蹤監督和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市城管執法局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扎實推進問題整改。出臺《益陽市違法建設查處程序規定》《益陽市城市管理領域監管執法聯動協作辦法》,印發《整治違法建設三年專項行動2023年住宅小區宣傳活動實施方案》《中心城區城市精細化管理“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方案》《關于切實加強中心城區居民自建房和集中安置房項目渣土處置與揚塵防治工作的通知》,推動城市管理法治底色更亮。整治城市管理死角,編制實施《中心城區緩解停車難兩年行動計劃》,督促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應開盡開,對徐家路、怡園路等市民投訴違停熱點區域持續進行綜合整治,新增停車泊位1.1萬余個;創新城市管理新模式,引進全省第1支智能AI采集隊伍,實現城市管理問題的自動識別、自動分析、自動上報,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本色更顯。
“‘回頭看’期間,評議組結合益陽市環境空氣質量影響因素調研、《益陽市餐飲業油煙污染防治若干規定》立法調研等工作,對審議意見中提出的難點問題持續督導,確保審議意見整改落到實處。”市人大常委會第二監督評議組負責人介紹。
行政審批服務
在監督中提質增效
“‘收件即受理’節省一半受理審批時間,又好又快”“‘跨省通辦’全程幫代辦,不用東奔西跑太省事了”“惠企政策解讀專員專業又耐心,指導我們把政策用好用足,真是太好了”。最近,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的一次政務服務現場調研中,辦事企業和群眾對不斷優化的行政審批服務贊不絕口。
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聚焦“三個提升行動”,持續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積極展現人大作為,針對政務服務提出了許多寶貴建議。去年3月至7月,市人大常委會第五監督評議組對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依法履職部門服務情況開展了監督評議,堅持問題導向,提出了依法行政、貫徹落實重大決策部署、履行工作職責等3方面10個具體問題。
“評議是手段,整改才關鍵,做好‘后半篇文章’,加強跟蹤監督,推動被評議單位進一步轉變作風、改進工作、提高效率才是監督評議的最終目的。”市人大常委會第五監督評議組負責人說。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對此高度重視、認真研究、扎實整改,不斷推動政務服務快辦、易辦、好辦。開設24小時自助服務區和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潮汐窗口、跨域通辦、免費郵寄等專窗,完善無障礙和適老化設施,全面推行上門、延時、預約、全程陪伴(幫代)辦等便民服務,辦事群眾體驗更加高效、便捷。優化跨省通辦,實現14省76地業務“一對一”“屏對屏”自助服務,創新設立政務曉屋,跨省通辦朋友圈擴大到22省336市。設立工信、財政、稅務等16個部門單位參與的惠企政策兌現專窗,配備惠企政策解讀專員。2023年,益陽“農村建設一件事”升級版獲得毛偉明省長肯定性批示,“無證明城市”建設工作經驗獲省委《湖南工作》推介,并入選人民網“2023優化營商環境案例征集”全國百個優秀案例之一。
政務服務,優無止境。“部門服務抽樣評評出了新氣象、督出了高質量、實現了新作為。”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曾波表示。立足新發展階段,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將以部門服務抽樣評問題整改跟蹤監督為契機,持續鞏固深化整改成果,進一步實現營商環境便利化、公共服務高效化,全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年4月,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市人大常委會監督評議組對2023年部門服務抽樣評被評議部門問題整改跟蹤監督情況的報告
鄉村全面振興
在監督中有力推進
初夏時節,行走在益陽廣袤的鄉村大地,田疇沃野綠意盎然,產業基地生機勃勃,村莊民居美麗整潔,處處呈現著鄉村振興的美麗圖景。
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精準聚焦鄉村振興,持續打出監督組合拳,把一件件看得到、摸得著的舉措,轉化為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去年3月至7月,市人大常委會第四監督評議組對市鄉村振興局依法履職部門服務情況開展了監督評議。堅持把整改落實效果作為檢驗監督評議工作的試金石,加強專項督導、強化日常監督,推動問題改徹底、改到位,督促市鄉村振興局制定了《益陽市開展“百村示范、千村提升”行動建設“五和五美”鄉村實施方案》等一攬子制度規范,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管理體系日趨完善。
針對監督評議組提出的3個方面13個具體問題,市鄉村振興局不折不扣抓好整改。加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統籌指導,協調市直行業部門優化政策措施,出臺了《鄉村振興責任制實施辦法》等9個文件,法規配套逐步健全,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升。量身定制了“茶葉貸”“稻蝦貸”“糧食貸”等56種農產品貸款。全市涉農貸款余額超1200億元,增速居全省第3。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部分達3.83億元,占比高于省定目標3.88個百分點,極大激發了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實施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創建1個國家級、1個省級、4個市級勞務品牌,建設就業幫扶車間300個,開發公益性崗位4692個,全市脫貧人口(含監測戶)就業務工人數穩定在11.8萬人以上。高質量完成年度新改建戶廁25815個的目標任務,健全完善農村廁所長效管理養護機制,市農村改廁工作典型經驗在國、省、市級有關主流媒體報道。
“這背后,離不開市人大的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 談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成效,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蔣耿興奮地談到。
執監督之筆,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畫卷。市人大通過開展部門服務抽樣評,促進部門作風轉變,點燃了干事激情;提升了部門服務效能,優化了發展環境,有力推動了整體工作水平提升,評議成效進一步彰顯。“下一步,益陽市人大常委會將持續做好部門服務抽樣評的‘后半篇’文章,進一步深化以評促查、以評促改、以評促干、以評促效,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益陽建設注入更多人大力量。”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彭建忠表示。
責編:楊紹銀
一審:楊紹銀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